top of page

看東看西專欄:民粹罩頂 台灣還想更窮嗎?


二戰結束至今70年,建設台灣的前50年是舉世豔羨的「台灣經驗」,後來的20年則是舉世不解的「台灣困境」。1949年政府遷台,發行新台幣,推動土地改革,台灣經驗於焉開始。1953年台灣的人均收入是50元美金,菲律賓是228元美金,是我們的5倍。35年後(1998)台灣的人均收入超過1萬2千美金,菲律賓則是892元美金,是菲律賓的14倍。台灣怎麼做到的?

•1953年:台灣執行第一期經建計畫,經濟成長率開始以10% 高速成長。

•1966年: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,台灣成為美日的加工基地,奠定現代工業的基礎。

•1974: 在退出聯合國,及石油危機兩大恐慌中,蔣經國執行十大建設,台灣一躍成為四小龍之首,世稱「台灣奇蹟」。

•1989: 台灣股市破萬點,台灣錢淹腳目。

•1994: 中國市場開放,李登輝推「戒急用忍」對應。隨後又發表「兩國論」引發飛彈危機。

•1999: 亞洲金融危機,美國網路經濟泡沫化相繼發生,嚴重打擊台灣經濟。

•2000: 台灣首次政黨輪替。

•2001: 台灣首次發生經濟負成長,失業率新高。

•2008:在世界金融危機中,台灣再次政黨輪替。

•2010:兩岸簽訂ECFA,正式開啟經貿合作大門。

•2014:民進黨「反中」,學生佔據立法院,服貿擱淺。

「台灣經驗」有兩個重要的轉捩點:

1.蔣經國推出的「十年經建計畫」。在國際局勢極度不利於國家的情勢下,以大有為的政府安定社會,凝聚人心, 匯集海內外人才,引進自由經濟制度,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,建立代工業,鼓勵出口,賺取外匯,確立台灣在世界經貿體系的地位。

2.李登輝則以民選總統之姿,倡「兩國論」,分化族群,挑釁中國。後又錯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,推出「戒急用忍」,不但沒有對台商投資中國造成任何阻礙、反而讓台灣錯失兩岸開放所釋放的歷史契機 。李登輝的錯誤,直接導致了台灣人均收入降為四小龍之尾的主因。

李登輝主政後,台灣經濟成長率驟降至5%以下,最近15年更是保 2-3%而已。這期間台灣主體意識成為顯學,自此民主成為分裂國家的工具,毀了台灣高速成長的動力。直至今日,面對中國龐大的商機,台灣仍舊瞻前顧後,遮遮掩掩。同時間,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證明了台灣主體意識不但治國無效,還延誤商機。

台灣大選在即,台灣人民的選擇會是什麼呢?目前,倡議「台灣共識」,支持「反服貿」,「廢核」的蔡英文贏在起跑點。她為勝選故,對於重要議題,始終刻意模糊,總是顧左右而言他,不接受輿論與大眾的檢驗,企圖愚弄中間選民。於是按耐不住的沈富雄替蔡英文說了:「台灣共識」就是:不敢獨、不願統、維持現狀不甘心,要有尊嚴、要活命,要參加 UN、WHO、UNICEF、UNESCO、WB、TPP、RCEP,要簽TIFA、FTA,要讓利、要國民待遇……。但,可以搬出這些去跟北京取得「共識」嗎?

台灣的經濟的發展高度依賴對外貿易,必須與全球經貿體系緊密結合。面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,台灣根本無法忽視其對世界經貿的影響力。台灣與中國簽訂「ECFA」, 就是正式確認了這個影響力。台灣的GDP只占世界GDP的0.79%,請問「台灣共識」在全球經貿體系的說服力在哪裡?

Search By Tags
尚無標記。
Recent Posts
Archive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